第11章:清净小会_玄圣灵仙
笔趣阁 > 玄圣灵仙 > 第11章:清净小会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章:清净小会

  上交月考试卷的瞬间,试卷便已经被批改完毕,李余宁立刻就看到了自己的成绩。

  仙老师依旧是那副淡漠的模样:“你的月考成绩依旧是满分,请继续保持。今日可有需要请教的问题?”

  李余宁恭敬道:“没有了。”

  “那就这样,明日同样的时间,进行下个月的第一次小测,请你作好准备,再见。”

  “仙老师再见。”

  李余宁看着自己这个月的小测、小考、月考成绩,清一色的满分,无比顺眼,他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  ‘这灌顶简直就是地球上的脑机传输,学习这种纯靠背记的知识点不要太轻松。’

  这样的学习速度,远超没有开启神识的同学,优势太大了,难怪练神培训班的学生大多都能名列“定逸道子”。

  中午时分,李余宁喝了点水,服下一枚“凝神丹”,随后盘膝坐在蒲团上,开始遵照着脑海中有关《养神法》的记载,修行了起来。

  神识修行虽然重要,但却并没有独立在外,形成什么念动力者、精神念师之类的专门的职业。神识的修行是穿插在道界的修行体系之中。

  道界修行,养元、凝劲、冲窍、脱胎、道基……

  养元与凝劲这两大境界倒还好说,神识的作用不过是使修士能够更加自如地吐纳天地灵机、把握自身气机罢了。

  而到了冲窍境界,如果没有开启神识,根本就难以定位那冥冥之中的“玄关一窍”,只能依靠积年习武,将武功修炼到极高深的地步,才有可能定位玄关一窍,从而谋划突破。

  而脱胎想要圆满,更是要以神识收摄肉身诸般杂念,凝聚神魂……此后的各个境界,神识都是重中之重。

  而由于神识修行的特殊性,对于修士来说,自然是越早开启神识、越早壮大神识,就对修行越有好处。

  壮大神识,最古老、最简单、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观想。

  毕竟生灵本我神识无迹可寻、无有定相,最简单的方法也就是观想外界事物的存在,来给自己的神识定相,从而使得神识不断强大。

  例如这《养神法》,陆雪琴称之为顶级筑基心法,关键就在这观想之法上。

  《养神法》所观想的事物,其实就是修士的本命元气。

  这也就意味着《养神法》提升神识的方法与修士的相性最合、根基最为扎实,只要修士的本命元气还在壮大,《养神法》本身就不存在极限可言。

  正因为《养神法》近乎是在提升最本质的神识,修行此法之后,再转修别的心法也极为轻松,几乎不存在门槛。

  李余宁自开启神识至今,已经过去了三年有余,他的神识修为或许在道校新生中不是最高的,但他开启神识的时间绝对是最早的。

  正因如此,他对自身神识的把控亦是同届新生中无人能及的,修炼起心法,他的入门难度也远比别人低。

  不过眼下李余宁却是陷入了困境。

  他的本命元气本身就无有定性,可以肆意转换,这让他如何通过观想给自己的神识定性?

  本命元气若是转化为碧穹青霄真剑气,那还能依照《养神法》的法子进行观想吗?

  李余宁决定尝试一下。

  心念一转,那五光十色的本命元气便转化为了碧穹青霄真剑气。

  比起当初刚凝聚本命元气时,碧穹青霄真剑气已经壮大了近三倍,几乎充斥上半身,但由于剑气与本命元气之间的绝对量转化差距,本命元气虽然同步壮大了三倍,但却对比下的壮大程度却远远没有剑气那么夸张。

  李余宁平心静气,依照着《养神法》的窍门观想起了碧穹青霄真剑气。

  渐渐地,李余宁感觉自己的神识似乎锐利、清灵了一些,神识开始缓缓增长,隐隐之间李余宁的神识似乎变成了一柄虚幻的碧色小剑,他不由得心下一喜。

  《养神法》依旧能够凑效,看来自己本命元气的变化能够“骗”过观想法。

  李余宁就在屋内修行了大半个下午的《养神法》,有凝神丹的辅助,再加上李余宁自身在神识修行上独特的天赋,只是一个下午的功夫,李余宁的神识便增长了近三成。

  这虽然有神识弱小的缘故,但进步依旧十分可喜。

  李余宁收功,惊喜地站了起来。

  他武学有两年《镇龙凝星神拳》感悟,吐纳灵机有十年《碧霄剑游真法》感悟,短期内也就神识的修行在他这里称得上是门槛。

  不过此番修行下来,李余宁算是确认了自己在神识修行上的天赋。

  只要不去打打杀杀,他的修仙路可谓是前途广大、一片光明了。

  一时间,一股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的豪气油然而生。

  玉环轻轻一颤,打断了李余宁翻涌的思绪。

  这是他设置的闹钟,提醒自己按时去参加清净小会。

  李余宁收拾了一番,随后在去洞阳楼的路上买了许多小礼物,准备送给即将见面的邻居们。

  洞阳楼算是他们这一片地区比较有名的酒楼,消费不算高,饭菜原料并不名贵,但胜在口味好。

  对于味蕾感知远超凡人、基本依靠丹药饱腹的修士来说,吃一顿能够满足口舌之欲的饭菜本身就是一种极为纯粹的享受。

  李余宁按照信息来到洞阳楼六楼三号房,敲门进去之后,就看到一个身穿淡蓝色道袍的少年正坐在餐桌前,圆形餐桌上,一个小小的炉子滴溜溜地旋转着,内里燃烧着浅黄色的焰火。

  青年见李余宁进来,眉头一挑:“可是新来的李余宁,李师弟?”

  李余宁点了点头,眼前那小炉子显然正在炼制着不知名的丹药,他很轻松地就认出了眼前这人的身份。

  “林师兄?”

  林莫轩微微一笑:“快坐吧,没想到你是最早来的。我这炉小丹还有大约一刻钟才能炼好,等出来了给你尝尝鲜。”

  李余宁坐在了林莫轩的旁边,从储物手链中取出了一个小小的炉形玉佩递给了林莫轩:“不知师兄喜好,但左右不好空手而来,区区薄礼,还请师兄收下。”

  林莫轩看着李余宁手中的玉佩,眼前一亮:“李师弟眼光不错,这玉佩我很喜欢,多谢了。”

  这就是简简单单的一枚玉佩,没有任何异能,但李余宁的这份心思却让林莫轩很是高兴。

  随后又陆陆续续有人进来。

  李余宁所住的小楼共有四层,每层有两个住户,因此这清净小会总共也就八人。

  其中一楼的两位住户最早入学,如今都是九年级的学生,还有一年就要毕业。

  林莫轩,文科九年级弟子,主修炼丹;封咏歌,武科九年级弟子,主修拳术。

  二楼:农琬珍,文科八年级弟子,主修布阵;班好夷,文科六年级弟子,主修制符。

  三楼:李余宁,开蒙新生;施丽萱,武科四年级学生,主修拳术。

  四楼:孟新柔,武科五年级学生,主修剑术;步秋珊,武科七年级学生,主修剑术。

  年纪最小的李余宁依次给了这些邻居伴手礼,哪怕他最熟悉的施丽萱也不例外。都是些小玩意,大家才是初见,送这些东西倒也合适。

  一番寒暄之后,与林莫轩最为熟悉的封咏歌皱着眉头看着旋转的小炉子,道:“你这又在炼制什么丹药?”

  林莫轩得意道:“仿的‘长阳丹’,我私下里试过了,能有六成丹效……嘿,时间到了,摄!”

  正说着,林莫轩忽然一喝,小炉子忽然停了下来,其中的焰火猛然窜起,将内里的几枚阴影笼罩,传出呲啦啦的声响,接着焰火消散,炉子打开,一股子热浪陡然传了出来。

  “这一炉炼制了六枚丹药,嗯,李师弟是新来的,还给了我极为称心的礼物,我先给你三枚,接着。”

  林莫轩说着,丹炉中飞出三枚淡黄色的丹药,他轻轻一吹,将丹药的热气吹散的同时,还将丹药吹飞向了李余宁。

  李余宁眼疾手快,伸手一抓,五指好似天罗地网般展开,信手一捞,便将三枚飞散的丹药尽数抓在了手中。

  “好功夫。”

  封咏歌等武科弟子见李余宁这一手擒拿的本事俱是眼前一亮,功夫并不算高,但结合李余宁的年纪,却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了。

  施丽萱最是惊讶:“这似乎有点《龙虎大擒拿》的意思?”

  李余宁感受着丹药的余温,点了点头:“这几日私下里尝试着修炼这门武学,略有收获。”

  面庞俊逸温和的班好夷似笑非笑地看着李余宁:“李师弟这样子,看来不是略有收获那么简单。”

  他这眼神看得李余宁有点不舒服。

  一旁的农琬珍剐了他一眼,随后笑呵呵地给李余宁解释道:“这家伙脾气就是如此,李师弟把他当成是喜欢出风头二货就行了。”

  班好夷顿时面色涨红:“农师姐!”

  农琬珍随意瞥了他一眼:“怎么?我说得有错吗?依我看,你这脾气不改改,前几日在武社丑相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重现了。”

  班好夷顿时不说话了。

  众人俱是好奇地看着班好夷。

  “怎么了?班师弟莫非在‘忆尘武社’被人欺负了?”

  农琬珍笑道:“嘿!你们这些家伙,一听他出糗就来兴趣了是吧?别问我,我可答应了某人不说的。”

  众人大失所望,李余宁这时出来打圆场,引开话题。

  “林师兄,不知这丹药具体药效如何?”

  说到本职工作,林莫轩顿时来了兴致,他解释道:“这丹药内里炼入了一缕‘青灵心阳火气’,对于修行阳刚武学,或者吐纳阳属灵机有一定的帮助,我原本打算称之为‘短阳丹’,但想了想,这名字不太吉利,就改为‘中阳丹’了。”

  封咏歌吐槽道:“这也没好听多少。而且这名字别人一听,就知道是仿的长阳丹。”

  “哼!咱们炼丹师就是这样,不靠盗版起家,就只能去大集团生产线上做牛做马刷熟练度了,你这么能耐,有本事别用大集团出品的拳桩啊?”

  林莫轩呛了好友一句,接着对李余宁道:“你才开始修行《龙虎大擒拿》,中阳丹对你来说应该还是效果不错的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